發表時間: 2020-01-02 09:33:29
作者: 珠海市創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
瀏覽:
統一六國以後,嬴政認為自己德高三皇,功過五帝,於是將皇和帝並稱為“皇帝”,因而稱自己為始皇帝,意即從他開始,從此以後,中國曆代君主均稱皇帝,的後世稱二世、三世,以至萬世,傳之無窮。
秦始皇(前259年-前210年),即嬴政。秦莊襄王之子。[1] 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,13歲繼承王位,39歲稱皇帝,在位37年。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、戰略家、改革家,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。建立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,采用三皇之“皇”、五帝之“帝”構成“皇帝”的稱號,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君主。
他在中央創建皇帝製度,實行三公九卿,管理國家大事。地方上廢除分封製,代以郡縣製,同時書同文,車同軌,統一度量衡。對外北擊匈奴,南征百越,修築萬裏長城,修築靈渠,溝通水系。還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,為建立專製主義中央集權製度開創新局面。對中國和世界曆史產生深遠影響,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製度基本格局,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“千古一帝”。